車用晶片「慌」,
如何看這場斷炊危機?


全球晶片缺貨危機近期升高到國家層級,包括德、日、美都開始與台灣政府交涉車用晶片供貨問題。相關消息讓產業人士大感詫異,晶片荒已不是一兩天的事,在市場自由經濟下,本該交由市場機制決定,如今政府出面干預,不免令人擔憂是否出現了「市場失靈」現象,或是另一場政治賽局的開端。


車用晶片在缺什麼?

目前車用半導體多由英飛凌、恩智浦、德州儀器等大廠掌握在手中,IDM就佔據了全球約84%的市場份額。事實上,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前,由於車市低迷許久,相關業者庫存水位已不高,加上疫情擾局,不少車廠紛紛出面示警並大砍訂單,導致去(2020)年上半年汽車供應鏈陷入集體恐慌。


同一段時間內,由新冠肺炎所帶動的防疫、遠距商機高漲,還有貿易戰引發的缺料恐慌,各大晶圓代工廠產能被迅速填滿,並掀起一波漲價潮。進入2020下半年,汽車零組件與晶片需求回升的速度高於預期,這時晶片商才想到要建庫存、回頭要產能,已經為時已晚,晶圓廠幾乎擠不出空間,在缺少晶片下,汽車產業面臨斷鏈危機


useMyKeyWord

台晶圓廠因應策略

useMyKeyWord

面對外國政府求援,經濟部和業者協調後,訂出三個方法來解決車用晶片短缺問題,包括優化生產線、拉高車用晶片支援比例、及協調其他廠商是否同意將晶片產能分給車用業者。
晶圓代工業者私下表示,這些做法是針對既有產品線來提升生產效率,並優先供貨。不過,若是過去未投片的車用晶片商,或是新產品,現在恐怕是緩不濟急,主要是車用產品有安全性考量,且認證時間很長,現在想改變到其他晶圓廠投片,不可能說換就換,也無法馬上拿到晶片,至少要排隊半年以上。


為何找台積電幫忙?

車用晶片主要還是採用8吋以及12吋成熟製程生產,都是相當成熟的工藝,基本上用不太到先進製程,那國外政府又為何找上台積電呢?業內人士推估,除了看重公司的產業地位外,也是信任台積電的生產效率,期望能盡快解決目前的晶片旱象。

useMyKeyWord
資料來源:台積2020q4法說會資料

台灣半導體鏈完善,
封測廠可提供支援

useMyKeyWord

台灣擁有完整的封測供應鏈,若要動員全體支援車用晶片供應,也較其他國家更有優勢。像是日月光(3711)、超豐(2441),以及IC測試的京元電(2449)、欣銓(3264),以及提供車用CIS封測服務的同欣電(6271)、精材(3374)等等,有望提供相對應的服務。



延伸閱讀






產能排擠效應浮現 生產風險更需當心

目前晶圓代工產能高度吃緊,若提高車用供貨,確實有可能會擠壓到如消費電子、物聯網等晶片生產,加價搶產能已是日常。不過,相較於手機等消費性產品,車用晶片訂單量相對少,在其他客戶共同分擔下,雖有排擠效應,但個別感受應不會太過嚴重,反而更要關注在生產風險增加。
若加快生產速度,不僅會考驗晶圓廠在人力、物力的調配,也得簡化部分步驟。例如,有可能會跳過前段製程的檢測跟量測(Inspection and metrology),這類似於加掛「保險」的功能,可以提前找出問題並解決,避免大量晶圓報廢。



中小型IC設計公司可能將面臨考驗

useMyKeyWord

業內人士預估,既有的車用產品儘管量小,但恐影響單價較低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等,生產風險將增,排擠狀況恐怕在近1~2個月就會開始顯現,也意味著供應鏈持續緊俏的時間,恐怕再拉長。

但是,營運規模相對大、下單量大、客戶大等幾個條件,這樣類型的晶片設計公司應被代工廠視為優先順序排序相對前面,因此產能與生產相對較穩定。


延伸閱讀







晶片荒+排擠效益,
車廠、NB如何看上半年?







整車廠憂「有單無車」

全球汽車產業剛走出疫情陰霾,就再面臨車用晶片緊缺變數,各地國際車廠陸續宣布減產,台灣整車業者中,原廠為豐田的和泰車(2207)指出,目前第一季進口車配額供應無虞,但第二季後無法確定;原廠為日產的裕日車(2227)則表示2~3月交車將略受影響,4月起有望恢復正常交車。整體來看,整車業者農曆年前業績仍維持高檔水準,年後則有待觀察,恐出現「有單無車」情況。

useMyKeyWord



車零組件廠看法各異

useMyKeyWord

觀察台灣汽車零組件廠接單情況,有資深產業人士直言,其實缺貨主要是新車款或臨時新增訂單無法及時供應,既有車款的預示量仍能滿足,因此實際詢問零組件廠,大多表示訂單未受影響或影響程度有限。至於有受影響業者,主要是產品應用的車型恰巧遭車廠減產,因此訂單直接受影響,如英利-KY(2239)、聯嘉(6288)陸續表示短期營收將略受衝擊,並表明還看不到缺貨趨緩的明確時間。


NB:上半年供應續吃緊

useMyKeyWord


供應鏈認為,目前高單價產品如電競NB,以及伺服器雖然晶片供應仍吃緊,但相對遭遇晶片荒排擠效應情況較為不明顯,且像是電競NB目前多能將晶片漲價壓力轉嫁出去,主要是透過推出新產品重新訂價、或是改良產品設計來達成。

電競產品佔營收比重較高有微星(2377)、華碩(2357)、技嘉(2376)等廠商。微星即對今年電競NB價量齊揚看法保持正向態度。

延伸閱讀



經政府協調後,台灣相關廠商表示願意優先供應車用晶片,但「救急」是一時的,關鍵還是在汽車產業身上。如今,汽車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,對晶片需求量更勝以往,更不可能隨要隨有,而過去車廠所奉行的「Just in Time」生產與庫存管理方式,是否有對應的解決方案,值得進一步思考。



製作小組

記者|王怡茹/趙慶翔/張以忠/周瑩慈

設計|蔡涵綸